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一十一章 粮票  (第2/7页)
布匹最初的原材料是桑麻,而李泰所挑选的土地,不论幽州地区,还是郑国渠重建,甚至还有河湟谷地,都有更适合这些地方的产业,种植桑麻相对来说不划算。    这让李泰根本就腾不出手来进行布匹的产业化布局。    而掌握不了布匹的原材料,单纯只是改进布匹的纺织技术,对李泰来说是没意义的。    因为李泰需要得是一条从头到尾的可复制产业链,而不仅是产业链上某一环的产业升级。    而就算是李泰把某一环投入技术进行产业升级了,不能从头到尾的吃到所有的利润,对于李泰来说那就是不划算的,甚至可能会被掌握了原材料的世家给卡脖子。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哪怕这个时代棉布相当不成熟,不论是从棉花培育,还是棉花去籽,甚至想要找到合适的大规模培养棉花的地方都不多,但李泰还是愿意加大棉花与棉布的投入。    这都好些年了,李泰依旧愿意往棉花里面砸钱,不断加大棉花的产能。    因为棉花从土地里面种植出来到成为棉布,整条流水线李泰都能从头吃到尾。    尤其棉花规模化生产后,棉花的作用就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纺织原料而已。    它的附近可以养蜂让其成为蜜源,被摘掉的植株也能想办法入药,种子提炼后能作为润滑油……    甚至真就以为它的价值被榨干净价值后,本身的植物纤维也能用于造纸。    这就是规模化与产业链的意义,自己借助一株棉花,实际上能够从头吃到尾,利润丰厚。    而不仅只棉花成为棉布这一项利润,而想要吃完全部利益,就必须要产业链与规模化!    最重要得还是自己的生产力不行,做不到脱棉脂,取棉酚,以及其他需要生产力更进一步提升才取得的原材料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